Google 廣告這樣投,才不會白花錢
品牌主必懂的搜尋+展示廣告策略(加碼實體曝光解法)
Google Ads 是每一位品牌主與企業行銷人員幾乎都用過的工具。
但你是否曾有這樣的經驗?
-
關鍵字出價高、點擊率低
-
搜尋廣告花了錢,品牌卻沒被記住
-
GDN 點擊很多,轉換卻始終偏低
-
廣告做了,營業額卻沒太大變化?
問題不在你不會設定,而在於你只懂曝光,卻沒掌握「記憶點」。
📊 Google Ads 現況數據(2024–2025 最新)
根據 WordStream + SimilarWeb 2024 Q4 報告:
-
台灣平均搜尋廣告 CPC:NT$13.7–NT$26.5
-
GDN(Google Display Network)點擊轉換率平均不到 0.7%
-
超過 67% 用戶在搜尋後會點進 3 個以上結果,但只記得第一個出現的品牌名稱
這代表:
你出現在搜尋結果裡,不代表你被記住了。
✅ 搜尋與展示廣告怎麼投,才能有效提升品牌印象與轉換?
① 關鍵字選擇不能只看熱門,要聚焦「問題導向語意」
-
❌ 錯誤示範:推拿、按摩、美容診所(競爭高、意圖模糊)
-
✅ 正確選法:肩膀痠痛怎麼辦、腳底按摩推薦、醫美術後修復保養
這類「帶問題意圖」的關鍵字,CTR 高 1.7 倍,轉換率提升 48%。
② GDN(展示廣告)策略:別讓預算浪費在不適合的版位
-
使用 自訂受眾+再行銷 搭配「輪播圖+短影片」素材
-
將觸及集中在曾經搜尋過你產品關鍵字的人群(強化記憶)
③ 投放時間與地點設定要有「節奏感」
-
平日投放搜尋廣告,鎖定「上班時搜尋」族群(如午休、下午2點)
-
假日開啟展示廣告+YouTube 廣告,搭配生活頻道或本地內容頁
❗️致命盲點:Google 幫你帶來搜尋,但不能幫你「存在」
這是很多品牌主在 Google 廣告投放後常見的誤區:
-
「出現在搜尋結果」≠「消費者記得你品牌」
-
「有點擊」≠「他知道你是誰」
-
「CPM、CPC很漂亮」≠「營收真的起來」
尤其當你不是第一頁前 3 名,或是被競爭者以品牌詞蓋過時,
你花再多預算,其實只是「出現在結果列表裡的一行文字」。
那不是品牌曝光,那是被快速掃過的資訊。
💡 解法:把搜尋廣告的內容變成「實體城市記憶點」
你可以這樣做:
-
把 Google 廣告最有成效的文案與標題,轉為短影片 or 靜態動畫
-
放上戶外電視牆,在城市交通路口播放
-
讓每天經過該區的人,重複看到相同訊息,強化品牌聯想與信任感
舉個例子:
-
用戶搜尋「腳底按摩推薦」→ 點進你網站
-
沒下單,但看到你在他家附近、工作地點的路口有廣告牆
-
他會產生「這家有規模、有實體、有信任感」的印象
這種線上觸發+線下實感的配套,會讓轉換率與回憶度大幅提升。
🏙️ 贏家廣告電視牆:讓 Google 帶來的潛在客戶「真的記得你」
我們目前合作許多做 Google 搜尋廣告的企業客戶,會將最佳廣告文案轉為電視牆素材,投放在:
📍 台南市夏林路主幹道
📍 仁德交流道(高鐵周邊)
📍 林森學區與醫療圈交界地段
這些點位每日人流超過 3 萬至 7 萬,對品牌形象建立有極高效益。
👉 無論你是做醫美、保健、美容、連鎖門市、加盟品牌,
這些城市曝光點都是你該佔下的品牌地盤。
✦ 結語:Google 幫你曝光,電視牆幫你佔位置
廣告的重點不是只出現在螢幕上,
而是——你能否讓人看完還記得你是誰。
如果你希望搜尋廣告不只是被點擊一次,
而是每一次曝光都能加深記憶與信任,
那麼,把數位廣告的力量帶入城市裡,就是你的下一步。
📍 立即了解更多實體電視牆曝光方案:
👉 https://www.winnerfamily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