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想要成交?還是想被記住?

你想要成交?還是想被記住?


每一位創業者、品牌主、行銷人都應該問自己這個問題:

你現在花出去的預算,是為了今天的訂單,還是為了明天還會有人記得你?

很多人會直覺選擇:「我當然想要成交啊!」
這沒有錯,但如果你只追求短期成交,卻忽略了長期的品牌存在感,
你會發現你的品牌——
永遠只能靠折扣、靠推播、靠一次次砍價才能活下來。


一、你想做生意?還是想做品牌?

成交是生意;記住,是品牌。
前者靠推力,後者靠吸力。

做生意的人,會想盡辦法把東西「推出去」。
但做品牌的人,是讓人們「記得你」,然後在需要時,自然會來找你。

請試著想一想:

  • 如果你今天暫停所有廣告投放,市場還記得你嗎?

  • 如果消費者需要某個品項,你的名字會是他腦中前幾個嗎?

如果答案是否定的,那你可能一直都在「做成交」,卻沒有在「做記憶」。


二、戶外廣告怎麼讓人記得你?

你每天都在滑手機,還記得昨天被哪則廣告打到嗎?

但你可能記得:

  • 公司附近那面每天上下班都會經過的大螢幕在播什麼;

  • 某面LED牆上長期掛著某個品牌的主視覺,變成了你生活場景的一部分;

  • 那個讓你某天紅燈停下時,不小心笑了一下的標語。

這就是戶外廣告的力量。

它不搶注意力,但它存在你的路線上,日復一日,就成為潛意識裡的熟悉感。

這種熟悉感,是數位廣告最難複製的,也是品牌最稀缺的資產。


三、品牌記憶不是錢堆出來的,是場景灌出來的

與其一直衝刺短期轉單,為什麼不把一小部分預算用在「建立長期存在感」上?

戶外廣告不需要大成本,但需要一點眼光。
選對地段、選對畫面、選對頻率,讓你的品牌每天出現在消費者的「生活軌跡中」,你會發現:

當別人在社群上打內容戰、價格戰時,
你早就站在他們生活現場——讓人記得你、信任你。


結語:品牌廣告不是不做轉單,而是做對順序

別再問「這面牆能不能馬上帶來幾個客人?」

請問:

  • 沒有人知道你是誰,你要怎麼成交?

  • 每一次廣告都在重新自我介紹,你要怎麼長大?

你該做的,不只是成交。
你該讓市場記得你,這樣當他們有需求的時候,才會是你。

返回網誌

發表留言

請注意,留言須先通過審核才能發佈。